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打造“金课堂”典型案例展板
发布时间:2022-04-27 点击量:
一、案例背景
《思想道德与法治》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建构“一条主线、七个模块”课程内容结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课程主线,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遵循“五化三融合”教学模式,依托信息化资源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上课下联动配合”模式,运用线上大数据分析与统计监控学生真实情况,再结合翻转课堂形式,最终实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拓展延伸”的三环节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课程整体设计
本课程总学时52学时,线上学时10学时,线下学时42学时,每个模块都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
2、教学方法
教法:运用任务驱动法、问题驱动法、讲授法、实践教学法等。
学法:合作探究、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等。
情景体验加角色扮演
3、教学模式
采用“中班授课,小班研讨”形式,合理规划线上线下学习内容;采用小组讨论、案例解析、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组织中班课堂教学;由学院青马班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社团的优秀成员担任思政课线上学习的学生督导员,利用晚自习时间,监督指导小班研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上课下联动配合”模式,配合翻转课堂和实践教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提升学生获得感。
教学模式展示
小班研讨个别指导
4、信息化资源
课程选用智慧职教慕课学院和得实E学作为线上学习的主要平台。目前慕课学院已经开课三期,积累了一定的线上资源。得实E学除了可以及时更新线上资源外主要是作为线上互动和作业提交、考核的平台。两个平台配合,共同为线上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本学期教学所用视频、案例资源总数81个,其中为线上课时准备35个。
智慧职教慕课学院开课情况
得实E学部分线上资源展示
5、课程评价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百分制,由过程性考核60%和终结性考核40%组成。在过程性考核上加大线上教学评价和学生课堂表现的权重。
学生最终成绩=学院资源平台成绩15%+智慧职教mooc成绩15%+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
二、课程教学设计及要求
(一)课前线上学习
教师提前两周布置任务,同学们完成线上资源学习并通过作业考核、提出问题,拿到任务的小组完成展示资料的准备工作并发给教师审核,通过后进行课堂展示。
QQ群布置任务
小组就学习任务进行讨论
(二)课中集中展示和教师精讲
整个课堂按照流程进行设计,即:教师导入--小组展示--学生评价--教师总结。各小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讨,对展示任务的小组进行打分评价,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点评并综合答疑。
![]() 小组任务流程图
(三)课后
课后线上拓展学习,讨论分享,完成复习测试,给出反馈评价。
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表现
三、成果成效
1、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小组展示
2、学生更有获得感,面对学习积极主动,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
学生参与线上答疑
3、学生抗压能力增强,实现与积极心理学的协同配合。
与老师沟通反复修改展示材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