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课程建设
思政如春雨 育人如润田
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2-04-27  点击量:

一、背景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更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全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动画作品丰富大家了的精神生活,但一些不健康的动画作品也随之而来,这些作品就像精神鸦片一样毒化着我国的青少年。这就急需教育工作者去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价值引领方面均衡用力,把教书和育人联系起来,把德育与智育联系起来。

目前,大多数“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处于割裂状态,教师讲解动画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较少。思政融入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教师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不够;二是教师的政治素养不强,缺乏必要的政治理论知识,无法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政治元素并将其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中。

当前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动手能力强,但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喜欢在网上获取各类知识,但是鉴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高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教师对其思想上的引导尤为重要,否则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政治信仰模糊和价值观扭曲等问题。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只靠思政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工作者需将更多的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的中,借助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

二、举措与成效

(一)举措

1、依据学情分析,制定课程素养目标

高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教师对其思想上的引导尤为重要,否则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政治信仰模糊和价值观扭曲等问题。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思政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育工作者需将更多的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的中,借助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力求达到如下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4)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

5)诚实守信、热爱劳动,有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

2、采用“三寓”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以德技并修为教学目标,教师参照动画绘制员职业标准、企业需求和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持续推进“三教”改革,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岗位教学实际,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发信息化资源,采用“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方式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中。这些融入思政要素的知识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这就是课程的一部分,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动态图形设计”课程包含5个项目,分别为项目1:绘制“榜样”海报,项目2:制作“我的足球梦”宣传片,项目3:制作“歌唱祖国”MV,项目4:制作《中国青年》电子杂志、项目五:制作“班级”网站。这五个项目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如表1所示。

                 1 项目与课程思政的结合

项目名称

项目和思政的结合点

项目1绘制“榜样”海报

通过让学生观看《榜样》专题节目,使学生以榜样为标杆,校正前进的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信仰,获得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信心和力量,坚定实现宏伟目标的志向;通过绘制海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

项目2:制作“我的足球梦”宣传片

借助大学生足球赛动画宣传片任务,鼓励学生走出宿舍,增强运动健身意识,树立实现体育强国梦的理想;通过项目制作,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及民族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感悟家国情怀,提升精神境界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

项目3:制作“歌唱祖国”MV

通过观看并制作《歌唱祖国》MV,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使学生怀感恩之心,唱祖国颂歌;通过项目制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

项目4:制作《中国青年》电子杂志

通过在班级中阅读并制作《中国青年》杂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通过项目制作,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

项目5:制作“班级”网站

通过制作“班级”网站,让学生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通过项目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

3、创新“五化五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乐趣

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对项目内容进行“五化”处理 ,即“情景化、形象化、故事化、游戏化、幽默化”,推进“动态图形设计”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相融合,增强学生学习课程思政的乐趣。

课程项目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采用“五式”教学方法,即“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这些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到其中,能够有效的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讲解、掌握、拓展和深化。发挥课程思政教育效度,进而促进学生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1教学方法

4、实施混合式教学,促进课程思政融入

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思政网络平台构建中,立足于课程教学特性,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以及工匠精神内容,将这些内容都纳入互联网平台中,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促进学生高尚素养的培育。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精准化、个性化、客观化的思想引导、教育管理、心理咨询、困难帮扶等。

5、组建创客团队,提升学生“三创”能力

学生成立创客团队,与地方电视台稳定合作,长期参与“影视频道”公益广告动画宣传片的创作,多个作品被采用,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6、巧用融媒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项目组教师开展积极上进和时事政治结合的微作品、微视频、征文竞赛,并把优秀作品发布到系部的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在创作中领会学习新思想。

(二)成效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前后呼应,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任务实施顺畅,学生主动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较高,小组分工协作比较到位,表现积极,课堂效果好,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对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满意度逐步提高,与去年评教数据相比,学生满意度提升6个百分点,学生实际评价率100%

对比上届学生,学生成绩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明显,成绩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

本课程在教学中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让信息工程系更多的教师观摩,教师在观摩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立德树人能力,例如Photoshop图像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制作的作品和抗击疫情相关。此外“动态图形设计”也将作品制作改为“迎疫而战,守护生命“的动画制作,在” 影视编导” 课程中,课程最后的考核改为“跟随榜样步伐,书写风云人生”评选及颁奖典礼策划。通过这些课程改革,提高了立德树人质量,改善立德树人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三、问题探索

经过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各专业课程以及形成了一些具有典型的思政案例,但由于各专业课程性质不同,如果在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版权所有: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冀ICP备字10014572号 开发维护: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教务处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生态城渤海大道25号大学城 邮政编码:063200  电话:0315-88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