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课程建设
信息工程系《网络构建技术》课程打造“金课堂”
发布时间:2022-04-27  点击量:
一、丰富教学方式
课内与课外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网络平台与资源的便学、易学、泛在化优势,支持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校内与校外结合,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实施施工运维现场的体验式教学、实战教学,学做一体,产学结合。学生参加到学校虚拟云桌面实训室工程、校园网设计与维护等项目施工部署,学院校园网、无线网等升级与日常运维及其他企业的网络项目施工中。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线下教学采用“以任务为驱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以一个《电子工单》为主线贯穿课程始终:“任务制定、操作演练、任务实施、任务汇报、课后拓展”五个课内教学环节。

线上教学采用“微课演示+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任务制定、操作演练、项目实施、项目汇报、课后拓展”五个环节。
二、创新内容资源
同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优化拓展更新教学内容,增加虚拟化项目等,项目工程化、生活化、运营化、施工部署过程化。丰富优化数字化资源,“项目化、任务化、颗粒化、实战化”,校企共建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模块化教学资源包”,编写工单制、数字化、链接式的新形态教材。在智慧职教MOOC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继续完善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课件(65个)、实训指导书(140个)、作业(15套)、资源(371个)、试题库题目(625个),在线作业(50个)、参考资料(40个)、课程教学视频(48个视频时长939分钟),以满足教学、培训、终身学习的需求。建立审核机制,确保教学视频内容准确和完整,真实还原主讲教师的风采。并与企业共同开发课件、实训指导书、作业、试题库、参考资料等资源。

三、增强团队实力 
一方面,企业技术专家与学校骨干教师合作,校企深度融合持续课程建设。开展技术交流、课程研讨、课题研究,常规教学与工作实境协同授课。另一方面,学院系主任大数据和网络中心主任参与课程建设,促进了大实训环境、大实训团队建设。形成了“双师”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课程建设的师资保障更加有力。教师团队获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在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作品评比中,获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四、优化课程资源实现课证融合、课赛衔接
引入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等认证体系和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实现“书证融通、书证衔接”。引入工单活页式教材实施任务驱动,衔接 1+X 认证,引入华为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认证和世界技能大赛规范,实现“课证融通、课赛衔接”。持续增加更新课程宣传、课件、实训工单、工程案例、世赛训练、1+X 题库,作业作品库和微课等资源。

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监控教与学实施质量。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利用华为等企业校企合作搭建的实训软件结合课程平台,对学生在线行为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学生日常在线实训和测验采集分析得出学生技能树,对终结性考核进行总结。  

六、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建设后课程支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教学改革。建立了保障制度和激励措施保证教师、学生主动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教学与学习,通过技术手段全程实时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督教与学的情况,反馈教学促进因材施教,使用评价效果良好。预计学期末基本全部学生通过考核,三分之一左右学生获得优秀证书。截止2020年11月20日《网络构建技术》MOOC课程共6471学员,累计互动次数40761次,师生累计日志次数量2105882次,批改作业超过12000次。近年来多次承办河北省世界技能大赛河北省选拔赛、第一届中国职业、市职工技能大赛、唐山工匠大赛。课程为唐山启奥等6家公司和俄罗斯顿河青年联盟等国内外企业进行培训。

版权所有: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冀ICP备字10014572号 开发维护: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教务处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生态城渤海大道25号大学城 邮政编码:063200  电话:0315-8832005